扩兰兹门契亚联合革命党
扩兰兹门契亚联合革命党 | |
---|---|
旗帜或标志 | |
![]() 标志 | |
名称 | |
泛图琴狄比利亚语名称 | Maslonian Resaporial Totamara na Kolanzmenchia |
沃特语名称 | 占位符 |
其他语言名称 | 笃姬克语拉丁转写:Totame Hinalidi Reisaporian Kolanzmenchiagav 扩洲语拉丁转写:Kolanzmenciago Maros Reisalpor Totamune |
基础信息 | |
总部 | 扩兰兹门契亚人民自治共和国-赫连尼 |
成立时间 | 2038.7.12AS |
来源自 | 扩兰兹门农民党 扩兰兹门契亚工人权益联合会 |
其他信息 | |
意识形态 | 革命主义 扩洲革命主义思想体系 |
政治立场 | 泛左翼 第三条道路(大扩张时代实际状况) |
扩兰兹门契亚联合革命党(扩洲语拉丁转写:Kolanzmenciago Maros Reisalpor Totamune,简写为KZChMRT),简称为“扩联革”。是大笃姬克扩洲的执政党,也是笃姬克人民党的扩洲地区成员。
历程
扩洲革命前
成立背景
图一战后,笃姬克作为战争的赢家,不但控制的星区得到了扩展,生产资源也一下子达到了完全富足的状态。(待补充)
早期政治组织
受到伊斯科谢诺革命并输出革命的影响,笃姬克的扩洲地区也开始产生一些革命主义性质的组织。2025年,被公认是扩洲地区的第一个革命主义性质的政治组织扩兰兹门契亚工人权益联合会(简称“扩工权联会”)在锡尔巴特成立并领导了锡尔巴特市产业工人的工人运动。尽管此次工人运动因为没有完备的指导思想而失败,但仍然为扩洲的革命主义革命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2030年,原扩兰兹门农业党的党员提亚·摩丹在其内部成立了农民小组,这是扩洲地区第一个涉及农民运动的革命主义组织。他因此被整体持农业保守主义的农业党开除,之后他根据之前的农民小组章程建立了具有革命主义性质的扩兰兹门农民党,在扩兰兹门地区发动农民运动。
2031年,冈提萨劳·米秦等7人在加莫罗斯举行秘密会议,宣布成立扩兰兹门契亚工人党。
2032年,扩工权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此次会议推选尼博文斯特·卡卢尼作为联合会最高负责人。
2034年,在格洲籍联络员扎库的帮助下,卡卢尼和米秦在赫连尼进行了一次秘密会晤。
正式成立
2037年,格罗佐兹利尔和蒙多尼萨爆发了革命,这也促使扩洲地区的各个革命主义政党开始策划武装革命,但都因为各种原因失败。而卢吉仡政权借此机会对扩洲内部实行严格的管控并对各个革命组织发动了清剿。次年3月12日,扩洲驻军秘密突袭了位于赫连尼市郊的扩工权联合会总部,卡卢尼不幸被捉并被关押在位于陶谟隆尼省的监狱中。
2038年7月12日,扩兰兹门农民党(左派)、扩兰兹门契亚工人党和扩兰兹门契亚工人权益联合会三个扩洲地区的革命主义政党在普塔蒂亚省省会道南释召开会议,这次大会通过了三个革命主义政党组织的合并章程、通过了工作决议,选举了党的机构、确定了合并后新政党的名称为“扩兰兹门契亚工农革命联盟”,并选出了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尽管此时的卡卢尼仍被捕于监狱内而缺席了此次会议,他仍然被推选为第一任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由他的秘书斡罗沃·纽农暂时代理。此外为发动统一领导的革命,此次会议上也正式通过了成立扩洲革命军事委员会,由布良克·裘里担任总指挥。
2038年8月18日,在裘里的指挥下,革命突击纵队发动对卡卢尼的解救行动并取得成功。由于在狱中受到了残酷的折磨导致卡卢尼身体状况不佳。因此被扎库等联络员秘密送往格洲的解放区接受治疗。
2039年5月,扩工农召开秘密会议,此次会议上确定了扩洲革命的具体工作。此次秘会是在扩洲革命前最后一次扩工农高层会议。
扩洲革命期间
主条目:扩兰兹门契亚革命
(待补充)
扩洲革命后
图三战前
图三战后
大扩张世代
(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