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5
个编辑
第89行: | 第89行: | ||
1232.5.9AS:米萨尼奥西远征军登陆必斯姆文明所在的[[加琉克特星]],并在那里建立殖民地。 | 1232.5.9AS:米萨尼奥西远征军登陆必斯姆文明所在的[[加琉克特星]],并在那里建立殖民地。 | ||
1263.2.11AS:一些信奉政教分离的多神教改良派发动了针对多神教长老会的武装叛变行动,他们劫持了在[[阿莱洛尼亚地区]]附近一个由狄比利亚远征军所率领的多神教飞船船队,并企图发动对狄比利亚星本星的进攻。狄比利亚帝国随即将他们宣布为“叛教分子”,并积极进行围剿行动;5月13日,在抵抗了三个月之后,叛教分子不敌多神教远征军,因此被迫逃亡暗区,也因而最终产生剧烈爆炸,叛教分子几乎全部死亡,生还的少数叛教分子则被俘并被按照宗教法进行处刑。由于这次事件爆发于启圣历1263年秋冬之际,因此也被后世称为“[[ | 1263.2.11AS:一些信奉政教分离的多神教改良派发动了针对多神教长老会的武装叛变行动,他们劫持了在[[阿莱洛尼亚地区]]附近一个由狄比利亚远征军所率领的多神教飞船船队,并企图发动对狄比利亚星本星的进攻。狄比利亚帝国随即将他们宣布为“叛教分子”,并积极进行围剿行动;5月13日,在抵抗了三个月之后,叛教分子不敌多神教远征军,因此被迫逃亡暗区,也因而最终产生剧烈爆炸,叛教分子几乎全部死亡,生还的少数叛教分子则被俘并被按照宗教法进行处刑。由于这次事件爆发于启圣历1263年秋冬之际,因此也被后世称为“[[1263年多神教秋冬之乱]]”。1263多神教秋冬之乱,实际上是近一百多年来多神教内部新出现的政教分离主义者的反抗运动的最高潮,而长老会方面虽然将这次事件宣传为“叛离奥斯嘉诺训诫”所受到的应有的惩罚并加大了对多神教内部政教分离者的肃清运动,但是难以扑灭日益加强的政教分离主义运动。 | ||
1265.2.12AS:为了安抚日益增加的政教分离主义者势力,也为了更好的加强对各星外殖民地的控制,时任狄比利亚帝国皇帝暨多神教圣裔弗朗霍斯五世颁布敕令,设置由圣裔领导、由多神教高层教士(特别是一些倾向于政教分离主义者)组成的“[[多神教枢密院]]”,作为一个名义上和长老院平行的机关,来承担对帝国内部以及各星外殖民地政务的管理。虽然多神教枢密院仍然由圣裔领导,并且实际上仍然隶属于多神教长老会,但是却迈出了狄比利亚历史上政教分离运动的第一步。 | 1265.2.12AS:为了安抚日益增加的政教分离主义者势力,也为了更好的加强对各星外殖民地的控制,时任狄比利亚帝国皇帝暨多神教圣裔弗朗霍斯五世颁布敕令,设置由圣裔领导、由多神教高层教士(特别是一些倾向于政教分离主义者)组成的“[[多神教枢密院]]”,作为一个名义上和长老院平行的机关,来承担对帝国内部以及各星外殖民地政务的管理。虽然多神教枢密院仍然由圣裔领导,并且实际上仍然隶属于多神教长老会,但是却迈出了狄比利亚历史上政教分离运动的第一步。 | ||
第176行: | 第176行: | ||
1803.11.9AS:[[葛罗曼星]]“十一·九”暴动爆发,此暴动被认为是葛罗曼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开端。 | 1803.11.9AS:[[葛罗曼星]]“十一·九”暴动爆发,此暴动被认为是葛罗曼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开端。 | ||
1804.3.21AS:狄比利亚新贵族、多神教改革派(主要是政教分离主义者中的激进派)和狄比利亚贫民资产阶级等狄比利亚进步势力联合起来,发动了[[“三·二一”军事政变]],要求圣裔进行改革;而时任狄比利亚圣裔卢亚尔十三世则率领多神教保守派和保守派贵族则组织军队进行反击。政变迅速演变成全狄比利亚范围内的热战。 | |||
1804AS~1814AS:以“三·二一”政变为导火索,进步派势力和保守派势力爆发了长达十年的“[[狄比利亚十年宗教战争]]”。战争最终以卢亚尔十三世颁布退位诏书、进步派势力扶植其儿子卢亚尔十四世登基为新圣裔,并令其颁布《权力敕令》而告终。根据权力敕令,多神教圣裔依然保留狄比利亚帝国皇帝称号,但将其手中的大部分政治权力交由新设立的狄比利亚帝国议会,而作为交换,多神教圣裔依然为多神教的最高领袖,狄比利亚议会则仍旧将多神教作为狄比利亚国教。至此狄比利亚帝国成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帝国。 | |||
19图纪初:笃姬克格罗佐兹利尔(简称“格洲”)和蒙多尼萨(简称“蒙洲”)开始宣扬“笃姬克星应该由笃姬克人统治”的观念,为共同推翻狄比利亚在笃姬克的诸殖民政权做准备。两国提出的这一观念也被已经被殖民压迫了几百年的扩洲人民的一致支持。 | |||
1815.5.14AS:卢亚尔十四世颁布敕令,让出圣裔所享有的对狄比利亚帝国的几乎所有政治权力,并且同日宣布解散多神教枢密院。狄比利亚的政教分离运动也自1263年多神教秋冬之乱之后再一次取得了重大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