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佐兹利尔王国: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概况)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3行: | 第3行: | ||
<span style="font-size:50%;">格罗佐兹利尔王权之戟所统治之领地</span> | <span style="font-size:50%;">格罗佐兹利尔王权之戟所统治之领地</span> | ||
|status=成员国 | |status=成员国 | ||
|flag=File: | |flag=File:Flag_of_Grozozlil_pre_revolution.png | ||
|anthem=Tarosa Kainagav Vanosgav | |anthem=Tarosa Kainagav Vanosgav | ||
|canthem=[[人民王国颂]] | |canthem=[[人民王国颂]] | ||
|planetmap=File:Map_of_Grozozlil.png | |planetmap=File:Map_of_Grozozlil.png | ||
|planetmapnotes=格罗佐兹利尔王国在[[笃姬克星]]上的位置 | |planetmapnotes=格罗佐兹利尔王国在[[笃姬克星]]上的位置<ref>位于格洲西南部的赫塔纳岛在2267年之后被划归出来成为笃姬克的新首都[[新笃姬克城]]的管辖范围</ref> | ||
|tsname=Tempesonia na Grozozlil | |tsname=Tempesonia na Grozozlil | ||
|wname=占位符 | |wname=占位符 | ||
第19行: | 第19行: | ||
|division=大笃姬克革命联邦→格罗佐兹利尔王国 | |division=大笃姬克革命联邦→格罗佐兹利尔王国 | ||
|estatime=1860.1.20AS | |estatime=1860.1.20AS | ||
}} | |flag1=File:Flag_of_Grozozlil.png|flagnote=上:1860AS~2039AS</br>下:2039AS~}} | ||
'''格罗佐兹利尔王国'''([[笃姬克语]]拉丁转写:Kaina Grozozlilgav),在格罗佐兹利尔宪法中的正式名称为“'''[[格罗佐兹利尔王权之戟]]所统治之领地'''”(笃姬克语拉丁转写:Regnil Kaigna-sotietür Grozozlilantür),简称'''格洲王国'''、'''格罗佐兹利尔'''、'''格洲''',是位于笃姬克星上的、隶属于[[大笃姬克联邦]]的一个成员国,首府位于白城道,是笃姬克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 '''格罗佐兹利尔王国'''([[笃姬克语]]拉丁转写:Kaina Grozozlilgav),在格罗佐兹利尔宪法中的正式名称为“'''[[格罗佐兹利尔王权之戟]]所统治之领地'''”(笃姬克语拉丁转写:Regnil Kaigna-sotietür Grozozlilantür),简称'''格洲王国'''、'''格罗佐兹利尔'''、'''格洲''',是位于笃姬克星上的、隶属于[[大笃姬克联邦]]的一个成员国,首府位于白城道,是笃姬克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 ||
第92行: | 第92行: | ||
=== 旗帜 === | === 旗帜 === | ||
格罗佐兹利尔王国在笃姬克革命之前与笃姬克革命之后使用过两套不同的旗帜。 | |||
笃姬克革命之前使用的格洲王国旗帜是由格洲刺虫徽章搭配蓝色背景组成。在这其中,格洲刺虫徽章是“格洲大卡尹”这一头衔的纹章,蓝色代表格洲大陆本身。 | |||
笃姬克革命之后使用的格洲王国旗帜则是将原先的旗帜背景改成蓝红交错的斜十字背景,在这其中新添加的红色象征革命。 | |||
=== 颂歌 === | === 颂歌 === | ||
第141行: | 第145行: | ||
在大笃姬克联合帝国初期,格洲的行政区划只有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四级行政区划。而在帝国中期,为了更好的统筹规划全国的生产力、使得格洲可以快速发展以及更好的备战,格洲在省之上设置了一个被称为“苏勒尔”的职位以及配套的“苏勒尔办公室”的临时机构。“苏勒尔”是由格洲中央政府派遣的专员担任的,对应的“苏勒尔办公室”的管辖区域为数个省份,目的在于直接传达格洲中央所颁布的各项政策方针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并根据治下各省的实际发展情况,给各省分配适当的下级政策以及规划。“苏勒尔办公室”的各管辖区域被认为是后来大区级行政区划的雏形。 | 在大笃姬克联合帝国初期,格洲的行政区划只有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四级行政区划。而在帝国中期,为了更好的统筹规划全国的生产力、使得格洲可以快速发展以及更好的备战,格洲在省之上设置了一个被称为“苏勒尔”的职位以及配套的“苏勒尔办公室”的临时机构。“苏勒尔”是由格洲中央政府派遣的专员担任的,对应的“苏勒尔办公室”的管辖区域为数个省份,目的在于直接传达格洲中央所颁布的各项政策方针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并根据治下各省的实际发展情况,给各省分配适当的下级政策以及规划。“苏勒尔办公室”的各管辖区域被认为是后来大区级行政区划的雏形。 | ||
进入大笃姬克人民帝国时期,格洲正式设置了“大区”级行政区划,至此格洲正式确认了大区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五级行政区划。经过数次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在大扩张世代之前,格洲治下一共有5个大区、27个省级行政区划(含3个特别市和4个极北特别省)以及接近两百个市级行政区划。 | |||
在大扩张时期,格洲大区级以下的行政区划开始逐步虚设或者废止。 | 在大扩张时期,格洲大区级以下的行政区划开始逐步虚设或者废止。 |
2024年12月29日 (日) 18:43的最新版本
格罗佐兹利亚王国 格罗佐兹利尔王权之戟所统治之领地 成员国 | |
---|---|
标志与象征 | |
旗帜 上:1860AS~2039AS 下:2039AS~ | |
颂歌 | Tarosa Kainagav Vanosgav |
颂歌汉语翻译 | 人民王国颂 |
领土范围 | |
格罗佐兹利尔王国在笃姬克星上的位置[1] | |
名称 | |
泛图琴狄比利亚语名称 | Tempesonia na Grozozlil |
沃特语名称 | 占位符 |
其他官方语言名称 | 笃姬克语拉丁转写:Kaina Grozozlilgav |
政府 | |
首府 | 白城道 |
行政机构 | 格罗佐兹利尔古里亚台 |
立法机构 | 格罗佐兹利尔人民议会 |
政府驻地 | 白城道乌利尼亚宫 |
语言 | |
官方语言 | 笃姬克语 |
其他语言 | 希尔卡纳语、西北米德布利尔语、阿维烈斯语、安萨克斯语、铎参克斯语等 |
行政地位 | |
所属 | 大笃姬克革命联邦→格罗佐兹利尔王国 |
成立于 | 1860.1.20AS |
格罗佐兹利尔王国(笃姬克语拉丁转写:Kaina Grozozlilgav),在格罗佐兹利尔宪法中的正式名称为“格罗佐兹利尔王权之戟所统治之领地”(笃姬克语拉丁转写:Regnil Kaigna-sotietür Grozozlilantür),简称格洲王国、格罗佐兹利尔、格洲,是位于笃姬克星上的、隶属于大笃姬克联邦的一个成员国,首府位于白城道,是笃姬克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格罗佐兹利尔王国成立于图琴标准纪元1860年,原本是格罗佐兹利尔帝国的核心部分,在笃姬克第二次统一战争后,原格洲皇帝加冕为笃姬克皇帝,而格洲本身则成为新成立的大笃姬克联合帝国之下的一个王国。格洲作为一个王国一直保持到了笃姬克革命之后;而在笃姬克废除皇室变为共和体制之时,格洲依然在形式上保留了君主制政体并且名称依然保持为“格洲王国”,但是实质上已经彻底变成共和制国家。
虽然在大笃姬克联邦宪法中规定各成员国一律平等,但是由于格洲本身是笃姬克第二次统一战争的战胜国,因此在战后一直到图沃战争之前,格洲一直是大笃姬克联邦事实上的核心,其政治地位也在事实上处于笃姬克的最高等;而由于格洲本身亦是笃姬克最早工业化的地方,因而格洲也在事实上成为笃姬克的经济中心。在这种情况之下,格洲至上主义一直是笃姬克中央政府的主流思想,即使是在笃姬克革命之后依然没有衰减,甚至在大笃姬克人民帝国的第六位领导人赛·巴兹亚·纳希列尔达到革命之后的巅峰水平。而在图沃战争之后,由于笃姬克中央政府遭受到了来自沃特方面的严重打击,实力大大受挫,对笃姬克整体的控制力也一度下降,因而在以扩洲为首的其他笃姬克成员国运作之下,新的大笃姬克人民联邦开始自上而下的废除格洲至上主义,因而格洲也不再是笃姬克的政治中心。
格洲是整个笃姬克最早建设穹顶建筑的成员国,以白城道为核心涵盖了阿洛塔尼尔中部地区的、被称为“阿洛塔尼尔中央穹顶区”的笃姬克穹顶区也是白银日暮时代名震图琴的工程奇迹。
历史
主条目:大笃姬克联合帝国历史、大笃姬克人民帝国历史、大笃姬克人民联邦历史、格罗佐兹利尔王国历史
第一次图琴大战之前
1860年1月20日,随着笃姬克第二次统一战争的结束、蒙多尼萨成为由格罗佐兹利尔领导的大笃姬克联合帝国的成员国,格罗佐兹利尔正式成为新生的笃姬克联邦的核心领导国,而原先的格罗佐兹利尔帝国被一分为三,在这其中,以原格洲大陆为核心的格洲帝国核心区成立了格罗佐兹利尔王国,而由于象征格洲权柄的“格罗佐兹利尔王权之戟”由笃姬克皇帝持有,因而笃姬克皇帝也自动成为格洲大卡尹[2],而笃姬克卡盖恩也自动成为格洲卡盖恩。
格洲王国成立之后,一直到第一次图琴大战之前,格罗佐兹利尔王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并在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建设之后,使得格洲成为整个笃姬克的经济中心以及工业生产的核心环节,这一方面使得笃姬克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笃姬克其他成员国对格洲的依赖程度,促进笃姬克的整体稳定。
进入20图纪中叶以后,为了服务于计划中的笃姬克扩张事业,格洲一方面对内大力发展军工,另一方面开始执行移民计划,将大量的格洲人迁移到第二门区诸星,在数十年的时间中极大地改变了这些星球上笃姬克人的占比。
图琴标准纪元1985年,在笃姬克获得古柏勒星之后,笃姬克中央仿照笃姬克本土四大国的划分方式将古柏勒星按照人口大致分布划分给了笃姬克当时的四个成员国,而格洲王国获得了大约20%的领土。
图琴标准纪元1993年,图一战正式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几年,而由于笃姬克为了这场被称为“立国之战”的战争已经准备了数十年,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笃姬克获得了大量的星球,并且在战后通过《白城道条约》的形式确立了自己的领土范围以及自己的列强地位。
第一次图琴大战之后
在图一战之后,古柏勒四大区正式合并为一个成员国加入笃姬克,格洲王国的领土因而恢复到了战前水平。虽然笃姬克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笃姬克在战前实施的、自上而下为了战争服务的指令式、财阀式经济的弊端也在战后立刻开始出现大量弊端,使得包括格洲在内的笃姬克众成员国一下子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在这个时候,图琴最早爆发革命建立革命主义国家的伊斯科谢诺也在其输出革命得指导方针之下在图琴范围内大量输出革命主义,这最终促使了格洲爆发了革命。
图琴标准纪元2037年,格罗佐兹利尔民众同盟在霍登提爆发了“七·二七”起义,正式拉响了格洲革命的序幕。两年之后的8月17日,格罗佐兹利尔民众同盟军队攻入白城道,格洲革命取得了成功。同一日格洲革命政府与蒙多尼萨革命政府共同宣布成立“大笃姬克人民联邦”。
笃姬克革命之后
格洲革命成功后,虽然按照以当时的格洲民众同盟领导人赛·林伦格·希萨诺斯为首的激进派要求废除君主制、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但是出于维护政权合法性的要求、安抚党内占比不低的的温和派乃至保守派的需求,也出于维系笃姬克统一的需要,格洲民众同盟扶植了笃姬克皇室中对革命政权保持合作态度的金·列文特·帕兰希亚成为新的笃姬克皇帝,同时维持了“格洲王国”的称呼以及君主立宪制的体质,于此同时希萨诺斯签署了被称为“第一道政令”的法令,将原本属于笃姬克皇室的各项权力赋予笃姬克最高人民议会,使得笃姬克皇帝不再具有哪怕是象征意义上的权力。
革命成功之后,由革命政府领导的新格洲王国政权在接下来的半年中,剿灭了格洲内部的资本主义残余势力,并派出军队支援扩洲、威萨莫亚以及原笃姬克外围星球的原政府流亡势力、分裂势力以及外国侵略者,而在这一过程中,笃姬克也受到了来自伊斯科谢诺的支持,因此这场内战最终只用了三年就结束了。
2040年9月14日,随着威萨莫亚人民自治共和国的建立,笃姬克皇帝放弃了“温萨莫克良大卡尹”的头衔;15天之后,随着厄瓦利亚-诺里尼亚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格洲王国的领土范围就再没有发生过大范围的变化。
内战胜利之后,希萨诺斯将执政中心放在发展经济之上,对内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和经济发展的政策,使得格洲得以重建与恢复,并取得了快速发展。而在政治上,虽然希萨诺斯本身是激进的左翼革命主义者,他提出的“希萨诺斯思想”也不断地强调笃姬克人民党应该维持革命先进性的要求,也在党内推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肃反运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第二次图琴大战的爆发,希萨诺斯最终还是没能整治党内保守派和格洲至上主义分子,这也为日后笃姬克革命主义事业受挫埋下了隐患。
图琴标准纪元2080年,第二次图琴大战爆发,希萨诺斯构想中的第二次肃反运动被迫搁置,将主要精力放在应对塔洛温帝国的进攻之上。3年之后,希萨诺斯去世,其继任者赛·赛莱尔·温瑟兰作为一名温和派成员,一方面继续加紧对塔洛温的作战,另一方面开始在国内实施较为开放的经济政策与文化政策,特别是积极鼓励国内发展第三产业,意图改善格洲乃至整个笃姬克的经济结构,这些措施使得笃姬克拜托了可能得经济僵化的困境。
第二次图琴大战结束之后,笃姬克开始受到图琴十字风暴的冲击,虽然格洲本身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依然引起了格洲王国政府的重视,赛莱尔积极支援扩洲、威萨莫亚等地清剿十字风暴势力的行动。
图琴标准纪元2105年,笃姬克兼格洲第三任卡盖恩哲·丁琳贡·温瑟兰上台。丁琳贡一改赛莱尔时期的文化开放政策,逐步加强了格洲乃至整个笃姬克境内对舆论、文化输入与输出以及革命主义思想的控制,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法律,禁止与十字风暴有关的图琴极右翼思想在格洲境内的传播。
图琴标准纪元2122年,第三次图琴大战爆发,这也是第二次笃姬克统一战争以后,笃姬克首次在笃姬克星本土爆发热战的国际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由于威萨莫亚当时已经被以哈斯为首的利克萨维亚联盟军队所占领,因此格洲本土多地遭受到了来自威萨莫亚的空袭乃至导弹共计。丁琳贡一方面加强了对格洲边缘海域的防御工作,另一方面军事支援当时已经流亡的威萨莫亚政府和已经被迫迁都的扩洲政府组织的游击战和随后的反击战。在笃姬克星本土的作战最终在2128年年底以攻占扩威民联的最后首都结束,然而丁琳贡本人还是在6月6日在视察泽库达里克星前线作战时被扩洲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刺杀身亡。
第三次图琴大战之后
丁琳贡去世之后,笃姬克兼格洲第四任卡盖恩赛·莫顿尹亚·索伊德上台。莫顿尹亚总的来说继承了丁琳贡对文化领域的高度控制政策,并且开始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在格洲境内开始逐步的重新实施希萨诺斯当年未能完全实施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莫顿尹亚为了整肃扩洲和威萨莫亚境内可能存在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特别批准了扩洲和威萨莫亚两地实施“伊斯科谢诺式政策”。在莫顿尹亚原本的计划中,扩洲和威萨莫亚实施的“伊斯科谢诺化政策”会为日后在笃姬克境内其他区域实施类似的政策提供经验。
但是在图革时代中期,随着伊斯科谢诺开始以“输出革命”为借口借机干涉他国内政、实施霸权主义行径之后,莫顿尹亚意识到“伊斯科谢诺政策”可能会危害笃姬克的国家安全。特别是图琴标准纪元2160年,伊斯科谢诺与笃姬克在笃姬克保留帝制这一问题上爆发大规模论战之后,莫顿尹亚终止了扩洲以外的地方继续推行伊斯科谢诺式政策的方针,并且开始在格洲境内加强对伊斯科谢诺可能得渗透措施的防范。
图琴标准纪元2164年,赛·海纳亚·万希列斯接替莫顿尹亚成为笃姬克兼格洲的第五任卡盖恩。海纳亚继续执行莫顿尹亚的政策,并且在图革时代后期成为图琴范围内反伊斯科谢诺霸权主义的先锋之一。尽管如此,在2171年图革事变爆发的当年2月,格洲境内还是爆发了由亲伊斯科谢诺派领导的、被称为格洲“二·二二”事件的未遂政变。而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军事冲突之后,在海纳亚的执政后期,格洲境内的一些保守势力开始以“清除伊斯科谢诺对格罗佐兹利尔的一切威胁”为由,反对所谓的“伊斯科谢诺化政策”,甚至有人借着这个政策反对莫顿尹亚的左翼化政策;而另一方面,随着图革的接替,图琴各大革命主义国家开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一度也使得格洲境内质疑左翼政策的声音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之下,2174年11月,持保守立场的赛·巴兹亚·纳希列尔成为笃姬克兼格洲第六任卡盖恩。
白银时代之后
巴兹亚上台之后,开始在格洲乃至整个笃姬克境内实施高压独断政策,在格洲境内开始以“肃清亲伊斯科谢诺势力”为理由清洗了很多笃姬克人民党境内的激进左翼势力,并且在格洲内部默许格洲至上主义的重新崛起。这些政策在黄昏终焉战争结束之后达到了巅峰水平。在这一时期,以白城道为核心的“阿洛塔尼尔中央穹顶区”得以建成,成为黄昏终焉战争之前图琴的工程奇迹之一。
在蓝色黎明时代中后期,巴兹亚为了缓解笃姬克境内乃至图琴范围内对笃姬克的不满,开始渲染“沃特威胁论”来转移矛盾,并最终在2227年以图琴联合的名义发动了图沃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格洲军队是笃姬克军队中的主导力量,也是对沃属十一星地区进行打击最激烈的部队。然而在战争中期,随着图琴各国纷纷退出对沃特的作战,甚至是笃姬克军队内部的扩洲军队被扩洲政府撤出之后,图沃战争开始进入僵持期,而沃特方面也得以在次年3月发动了一次主要针对格洲大陆的远程轰炸行动。这次轰炸几乎摧毁了阿洛塔尼尔中央穹顶区,使得以巴兹亚为首的笃姬克中央政府覆灭,也促使图沃战争的停战。
图沃战争结束后
图沃战争结束后,一方面在巴兹亚时期主导笃姬克中央的保守派势力与格洲至上主义势力受到了重大打击,使得原本被打压的格洲激进派重新执政;另一方面格洲本身受到重创使得格洲对整个笃姬克的控制一度被削弱,使得笃姬克其他成员国开始提出对笃姬克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从而完全消除格洲至上主义。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格洲的第八任领导人叵罗·阿米森·伊利肯托上台,并且领导党内的激进派势力开始进行长达四年的修宪修法运动。
2232年11月6日,笃姬克末代皇帝兼格洲末代大卡尹金·阿洛克瑟·帕兰希亚去世,这为格洲正式废除君主制扫清了最后的障碍。皇帝去世后的次日,笃姬克和格洲分别通过了各自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国家从君主制改为共和制。虽然如此,为了安抚格洲内依然占据很大比例的温和派和温和保守派,“格洲王国”的名称和“格洲大卡尹”的称号被保留了下来,但不再设立具体的皇室机构,而是将“格洲大卡尹”的称号授予全体笃姬克人民。
大扩张世代之后
(待补充)
象征
名称
“格罗佐兹利尔”一词的笃姬克语拉丁转写Grozozlil来源于中古帕兰奈克语的Grozozlɯl,而这一次又被认为是最终来源于古东阿洛塔尼尔语中的Khrosozlɯa,而这一个词被认为是由词根Khrosoz搭配表示地名的词缀lɯa组成。有关Khrosoz一词的在古东阿洛塔尼尔语的来源,在笃姬克语言学界中一直是一个谜。
而在格罗佐兹利尔的阿洛塔尼尔文明创世神话中,创世之神滕格利(笃姬克语拉丁转写:Tengri)[3]的肉体被分成了四个部分,从这四个部分中又分别诞生了四个神明,他们分别是克罗索兹(笃姬克语拉丁转写:Krosoz)、塔德布格罗兹(笃姬克语拉丁转写:Tadbugroz)、卡兰扎莫兹(笃姬克语拉丁转写:Kalanzamoz)和温萨莫兹(笃姬克语拉丁转写:Wonsamoz),这四个神明又以自己的身躯组成了阿洛塔尼尔世界观中的“四大陆”,分别对应格罗佐兹利尔大陆、蒙多尼萨大陆、扩洲大陆[4]与威萨莫亚大陆。
旗帜
格罗佐兹利尔王国在笃姬克革命之前与笃姬克革命之后使用过两套不同的旗帜。
笃姬克革命之前使用的格洲王国旗帜是由格洲刺虫徽章搭配蓝色背景组成。在这其中,格洲刺虫徽章是“格洲大卡尹”这一头衔的纹章,蓝色代表格洲大陆本身。
笃姬克革命之后使用的格洲王国旗帜则是将原先的旗帜背景改成蓝红交错的斜十字背景,在这其中新添加的红色象征革命。
颂歌
主条目:人民王国颂
格洲王国在笃姬克革命之后采用的颂歌为《人民王国颂》,这个颂歌是在使用了笃姬克革命之前的格洲颂歌《王国颂》的曲调、并进行重新填词之后形成的。
政治
权力机关架构
根据格洲宪法的规定,作为格洲主权的代表,“格罗佐兹利尔王权之戟”的持有者即享有“格洲大卡尹”的头衔,并成为整个格洲王国的统治者。在大笃姬克帝国时代,王权之戟的持有者为笃姬克皇帝,因而笃姬克皇帝同时拥有“格洲大卡尹”的头衔;而在大笃姬克人民联邦时代,随着笃姬克皇室被废止,新颁布的笃姬克宪法与格洲宪法同时规定王权之戟的持有者为“全体笃姬克人民”。至此“格洲大卡尹”作为一个国家元首的称号被实质上的虚职化。
格洲王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由格洲大卡尹与格洲议会(在笃姬克革命后称为格洲人民议会)组成,而代表格洲政府的格洲古里亚台(相当于内阁)则由格洲议会选举产生。
格洲大卡尹在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权力范围:
- 在大笃姬克联合帝国时期,格洲大卡尹拥有解散格洲议会、批准或否决格洲议会选举出的格洲古里亚台各官员、批准或否决由格洲议会通过的各项法律法规等特权,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代表格洲大卡尹的笃姬克皇帝从来没有真正的形式这些权力,因此格洲议会在事实上成为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 在大笃姬克人民帝国时期,格洲大卡尹在联合帝国时代拥有的一切特权在宪法层面上被完全撤销,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格洲大卡尹均不在和格洲人民议会拥有上下级权力机构关系;而格洲人民议会的权力和其前身格洲议会没有太大的差别。
- 在大笃姬克人民联邦时期,由于笃姬克皇室被废除,格洲也不再实施君主立宪制,“格洲大卡尹”不再成为一个实职头衔。
格洲(人民)议会是格洲王国的(实质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如上所言,格洲(人民)议会由格洲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在联合帝国时期是4年一届,而在革命联邦时期是5年一届。根据笃姬克宪法的规定,格洲人民议会所拥有的权力包括选举或者罢免格洲古里亚台的各级官员、通过或者废除格洲的法律法规等最高权力。除此之外,革命联邦时期的格洲人民议会在法律上同时拥有废黜格洲大卡尹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格洲人民议会需要在笃姬克皇室中选出新的继承人作为新的格洲大卡尹;当然实际上,这项权力在整个人民帝国时期并没有被执行过。
格洲古里亚台是格洲的最高行政机关,由格洲(人民)议会选举产生,其各级官员的任期和格洲(人民)议会一致。格洲古里亚台的领导人是格洲卡盖恩,格洲卡盖恩同时也是格洲的政府首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笃姬克宪法中,笃姬克卡盖恩和格洲卡盖恩是需要通过分别选举产生的,但是在大笃姬克帝国时代,格洲卡盖恩和笃姬克卡盖恩均实质上由同一人担任,并且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笃姬克宪法还是格洲宪法均没有对卡盖恩的任期做出限制;而在人民联邦时期,修正过后的笃姬克宪法与格洲宪法开始对卡盖恩的任期做出限制,即只能共计做两届卡盖恩,并且从此之后笃姬克卡盖恩也不再和格洲卡盖恩相绑定,笃姬克卡盖恩也开始由非格洲人担任。
政党
主条目:格罗佐兹利尔王国政党列表
格洲王国的政党以笃姬克革命为界限可以分成两个时期:
大笃姬克联合帝国时期
在笃姬克革命之前,根据笃姬克宪法规定,只有在格洲议会选举中得票率中获得总票数2%以上的政党才可以在议会中拥有席位,而在一议会中拥有席位的政党将根据政党的选票占比比例分配席位。总的来说,大笃姬克联合帝国时期的格洲王国政党分布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 自由选举时期,起于联合帝国建国时,终于19图纪末。在这一时期,格洲议会中大约存在十几个政党,并且在这一时期并不存在某一个政党在选举中占据绝对多数,而为了能够赢得卡盖恩的席位,不同的政党会临时组建政党联盟,从而能够在议会选举中选出合适的卡盖恩。
- 两党对峙时期,起于19图纪末,终于19图纪中下叶。在这一时期,格洲议会中形成了两个稳定的政党同盟——由中左翼政党组成的格罗佐兹利尔民主阵线和略偏右翼的大帐篷政党联盟格罗佐兹利尔自由共和同盟。两个政党联盟开始轮流执政,形成了格洲特有的“两党轮流制”。
- 一党独大时期,起于第一次图琴大战爆发二三十年前,终于笃姬克革命。在这一时期,原先的两大政治同盟中的泛笃姬克民族主义政党、一部分格洲优先政党和鹰派政党脱离了原先的政党同盟,组建了一个新的政党联盟——统一格罗佐兹利尔。该政党联盟迅速击败了其他两个政党,并成为图一战时期乃至图一战之后的格洲议会中的绝对多数党。
大笃姬克革命联邦时期
主条目:格罗佐兹利尔民众同盟
笃姬克革命之后,根据笃姬克宪法的规定,笃姬克人民党是大笃姬克革命联邦境内的唯一合法政党,而笃姬克人民党在格洲的支部——格罗佐兹利尔民众同盟则为格洲王国的唯一合法执政党。格罗佐兹利尔民众同盟成立于图琴标准纪元2026年5月5日,是笃姬克人民党的两大创始政党之一(另一个是蒙多尼萨的蒙多尼萨革命阵线)。
除了格罗佐兹利尔民众同盟之外,格洲亦存在六个被统称为“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他们分别是格罗佐兹利尔社会力量、格罗佐兹利尔民主革命阵线、格罗佐兹利尔人民自由党、格罗佐兹利尔工农促进会、笃姬克统一党(格洲支部)和笃姬克人民复兴党(格洲支部)。这些党派在人民议会中没有席位,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格罗佐兹利尔古里亚台参与和讨论格洲的政治事务,并对格罗佐兹利尔民众同盟起到监督作用。
行政区划
主条目:格罗佐兹利尔王国行政区划
概况
在大笃姬克联合帝国初期,格洲的行政区划只有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四级行政区划。而在帝国中期,为了更好的统筹规划全国的生产力、使得格洲可以快速发展以及更好的备战,格洲在省之上设置了一个被称为“苏勒尔”的职位以及配套的“苏勒尔办公室”的临时机构。“苏勒尔”是由格洲中央政府派遣的专员担任的,对应的“苏勒尔办公室”的管辖区域为数个省份,目的在于直接传达格洲中央所颁布的各项政策方针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并根据治下各省的实际发展情况,给各省分配适当的下级政策以及规划。“苏勒尔办公室”的各管辖区域被认为是后来大区级行政区划的雏形。
进入大笃姬克人民帝国时期,格洲正式设置了“大区”级行政区划,至此格洲正式确认了大区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五级行政区划。经过数次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在大扩张世代之前,格洲治下一共有5个大区、27个省级行政区划(含3个特别市和4个极北特别省)以及接近两百个市级行政区划。
在大扩张时期,格洲大区级以下的行政区划开始逐步虚设或者废止。
重要城市简览
白城道:格洲王国首府兼大阿洛塔尼尔大区的首府,也是大笃姬克人民联邦成立之前的笃姬克首都,核心市区位于阿洛塔尼尔平原北部地区的一个陨石坑中,是格洲乃至整个笃姬克的最大城市以及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格洲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大扩张世代之前是阿洛塔尼尔城市区的中心城市,也是笃姬克在大扩张世代之前唯一的穹顶建成区——阿洛塔尼尔中央穹顶建成区的中心城市
坎巴萨:格洲王国的三个特别市之一,同时也是希尔卡纳-帕萨尔大区的首府,位于格洲西南地区的最大河流——克利巴萨河的河口位置,是格洲的第二大城市、笃姬克的第三大城市,同时也是格洲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坎巴萨是格洲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港口城市,是格罗佐兹利尔-扩兰兹门契亚通道的起点城市。坎巴萨在大扩张世代之前是希尔卡纳城市区的中心城市,而在大扩张世代之后也是以新笃姬克城为核心、坎巴萨、汉赞为副核心的笃姬克环首都穹顶建成区的重要城市。
卡兰诺提:格洲王国的三个特别市之一以及南希尔卡纳大区的首府,位于格洲南部的可利约尔半岛上,南隔库里拉海峡与威萨莫亚的弗瓦达尔相邻。卡兰诺提是格洲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重要港口城市和格罗佐兹利尔-威萨莫亚通道的起点城市,同时也是格洲的第四大城市。
安科烈特:格洲王国的卡布其省首府兼卡比拉尔-钦得吕特大区首府,位于格洲西北地区的重要海峡通道——科尼安利海峡东岸,是格洲的第五大城市以及格洲西北地区的最大城市,同时也是格洲西北地区的重要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
霍登提:格洲王国西阿洛塔尼尔-汉克塔尼省的首府,是格洲的第三大城市,同时也是阿洛塔尼尔城市区的副核心之一。霍登提在格洲历史上曾经是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而在后来进行部分的去工业化之后,霍登提依然是格洲阿洛塔尼尔地区重要的第三产业中心。
孔达奇:格洲王国南帕萨尔省首府,位于格洲帕萨尔沙漠西南岸地区,是格洲连接蒙多尼萨的重要交通枢纽。
阿萨:格洲王国安萨克斯极北特别省的首府兼北地大区的首府,是格洲北部地区的最大城市。
人文
人口概况
格洲王国中占据人口总数最多的两个民族分别是阿洛塔尼尔族和希尔卡纳族,分别占据了总人口的约51%和约27%。除了这两个民族之外,剩下的约20%中一部分为被格洲定义的“少数民族”,包括米德布利尔族、阿维烈斯族和其他格洲北地少数民族;另外很少的一部分是来自威萨莫亚和宾佐利亚人(主要定居在汉克塔尼地区南部)、来自蒙多尼萨的蒙多尼萨人(主要定居在格洲西部沿岸地区)和来自扩洲的扩洲人(主要定居在坎巴萨附近)。
语言
格洲王国的官方语言是笃姬克语,是格洲阿洛塔尼尔族的母语,同时也是格洲内各民族的通用语言。除了笃姬克语之外,格洲王国内部还有希尔卡纳语、西北米德布利尔语、阿维烈斯语、安萨克斯语、铎参克斯语等数种语言。
宗教信仰
在笃姬克革命之前,虽然格洲王国并没有规定国教,但是格洲内部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杜喀密希教。杜喀密希教是在大约10图纪左右开始传入格洲大陆,并且在大约两个图纪之后,格洲开始自上而下的开始将杜喀密希教定为国家信仰,并因此使得格洲自己的本土宗教与信仰近乎灭绝。而在笃姬克第一次统一战争之后,为了更好的摆脱狄比利亚对格洲的影响,格洲不再将杜喀密希教定为国教,并有意的在格洲境内复兴一些已经灭绝的格洲民间信仰。
在笃姬克革命之后,格洲王国从官方层面宣布格洲为无神论国家,并且从丁琳贡时期开始,格洲中央政府也开始有意的打压杜喀密希教。
饮食文化
格洲的主要主食为一些可以在温带地区以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谷物,包括一些形似小麦、水稻和小米的植物。除此之外,格洲人也经常从扩洲以及威萨莫亚地区进口珀利萨诺斯蕈鸡食用。
由于格洲的东部沿海地区可以捕捞到一些被称为“笃姬克刺虫”的深海生物,因此以笃姬克刺虫为核心的菜肴也是格洲本土的特色美味之一。在这其中,被称为“Niktu”(尼克图)的菜肴最为出名,该菜肴的制作方法为:使用晒干的笃姬克高原藤条将鞭毛穿刺,并在鞭毛上抹上以狄比利亚巡洋鱼的呼吸肝为酱底,加以几种名贵的笃姬克草药为辅料制成的一种名为“查哈”(笃姬克语拉丁转写:Chaha)的高级酱料,再用上好的笃姬克油杉作为燃料进行烤制。
- ↑ 位于格洲西南部的赫塔纳岛在2267年之后被划归出来成为笃姬克的新首都新笃姬克城的管辖范围
- ↑ “大卡尹”是发源于格洲本土的一种广义帝制,在格洲历史上用以称呼格洲阿洛塔尼尔境内大一统政权的君主;在帕兰希亚王国统一格洲、大格罗佐兹利尔王国成立前夕,格罗佐兹利尔王权之戟已经归帕兰希亚大卡尹所有,故而帕兰希亚大卡尹成为大格洲王国的统治者,并获得“格洲大卡尹”的称号。
- ↑ “腾格里”一词被认为和笃姬克语中的“滕基列斯”(笃姬克语拉丁转写:Tengires)以及笃姬克语中表示“天空”的词Tengini同源
- ↑ 古阿洛塔尼尔人生活的时期,他们并不知晓蒙多尼萨大陆和扩洲大陆的存在,现在的对应关系实际上是后来的阿洛塔尼尔人将传说的大陆和实际存在的大陆进行对应的结果。
折叠笃姬克设定诸名词 | |||
---|---|---|---|
| |||
历史时期 | 帝国时代 | 大笃姬克联合帝国·大笃姬克民主主义人民帝国 | |
共和时代 | 大笃姬克民主主义人民联邦 | ||
历史事件 | 上古时代 | 帕珊大远征·占位符 | |
中古时代 | 笃姬克长老会移交·笃姬克第一次统一战争·占位符 | ||
二分时代 | 笃姬克二分·笃姬克第二次统一战争·占位符 | ||
帝国时代 | 笃姬克第一次大移民·笃姬克革命·笃姬克双十字运动·图三战扩洲-威萨莫亚沦陷·笃伊皇室冲突·2171年笃伊冲突·“十一·十四”危机·笃姬克文化输出·华尔罗斯逼宫事件·2218年笃葛战争·2227年图沃战争·占位符 | ||
共和时代 | 占位符 | ||
著名事物 | 著名人物 | 占位符·赛·林伦格·希萨诺斯·金·列文特·帕兰希亚·库利川·奥斯图斯·谭格川·占位符·赛·赛莱尔·温瑟兰·哲·丁琳贡·温瑟兰·赛·莫顿尹亚·索伊德·赛·海纳亚·万希列斯·赛·巴兹亚·纳希列尔·叵罗·阿米森·伊利肯托 | |
著名歌曲 | 骑士团行军曲·蓝旗之下·双色旗之下 | ||
著名生物 | 笃姬克刺虫 | ||
著名作品 | 占位符 | ||
著名物品 | 笃姬克蓝·莫库努斯瘟疫·第二次笃姬克瘟疫·“远航”号·占位符 | ||
著名政治团体 | 皇家帕伦西埃龙骑士团·笃姬克人民党·笃姬克统一党·笃姬克人民复兴党·笃姬克双十字党 | ||
著名公司/财团 | 占位符 | ||
关联国家 | 阿莱洛尼亚联邦 | ||
主要与相关星球 | 旧图琴 | 笃姬克星·古柏勒星·罗沙西克星·泽库达里克星·卡比利尼克星·加罗尼克星·第斯米里克星·纳萨利克星·班茨瓦立克星·巴尔那托吉尔星·伯潘星·古曼通星·玛贡星·巴诺芒星·达斯罗坎星·拉克迪兰星 | |
新图琴 | 占位符 | ||
神话/宗教相关 | 笃姬克长老会 | ||
思想 | 希萨诺斯思想·丁琳贡革命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