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林古文字:修订间差异

添加3,412字节 、​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第4行: 第4行:


== 历史 ==
== 历史 ==
关于梵林古文字的发源时间,在梵林古文字学界中仍然是一个谜。
根据梵林古星上的考古发现,在图琴标准纪元约负20世纪的时候,梵林古语的原乡——梵-曼拉大陆上就已经发现了刻画于石板、动物骨骼之上的刻画符号。这些刻画符号被认为已经初步具备了象形符号的性质,被认为是现如今梵林古文字的原始形式。
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成熟梵林古文字,是发源于约图琴标准纪元负13图纪的“梵林古刻铸体”。这类文字前后一共使用了约一千多年,已经从最简单的初始象形文字形式,进化成了具有成体系的造字系统、语义系统的文字。和它们可能的刻画符号一样,这类文字多数以刻画的形式刻画在石板、木板、动物骨骼,或者烧铸在金属容器表面上。也是在这一时期,最早的使用莫比哈图制作的、包含梵林古文字的器物也被后世所重新发现。
在大约图琴标准纪元负3图纪左右,统一了整个梵文化区的梵林古古国——[[利泽帝国]]为了统一当时帝国境内经历[[梵林古战国时期]]而一度混乱的梵林古文字,颁布了一套新的文字规范标准。这一套文字相比于晚期的刻铸体而言,一方面对文字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另一方面将文字的笔画变得更加横平竖直,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了梵林古文字的“偏旁部首”结构。这一次改动对梵林古文字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套文字也以其被创制的时间而称为“梵林古利泽体”。
在塔洛温人殖民梵林古星之前,梵林古文字还经历了一个被称为“梵林古古正体”的文字。这一套文字相比于利泽体而言,进一步完成了对字形的简化,并完全确立了梵林古文“方块字”的字符形式以及“偏旁部首”的结构形式。也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梵林古文字中的形声字逐步成为梵林古文字中最主要的造字形式。
图琴标准纪元19图纪,随着塔洛温人开始了对梵林古地区的殖民,塔洛温文化开始对梵林古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也进一步体现在了梵林古的文字上面。在这一时期,梵林古文字在古正体的基础之上,再一次出现了巨大幅度的简化,并且形声字的比例开始更大幅度的提升,一度占据了当时梵林古文字总字数的80%~90%左右,并且出现了大量的“音译用字”。这一时期的梵林古文字被称为“梵林古简化体”。
1954年,成立了五年之后的梵林古共和国颁布了《梵林古语正字方案》,统一并规范了之前出现的一众梵林古简化文字,确立了被称为“梵林古新正体”的文字,并一直沿用了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在塔洛温殖民时期,梵林古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完全废除梵林古文字、并完全使用狄比利亚字母书写梵林古语的呼声,特别是在图琴进入计算机时代之后,由于梵林古文字的意音文字属性不能很好的适应当时的以狄比利亚字母、[[米萨尼奥西字母]]为核心的计算机输入系统和排版系统,一度使得梵林古文字字母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一问题随着梵林古文输入法的出现,以及梵林古文编码系统的出现得以解决。


== 文字特点 ==
== 文字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