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萨瓦曼伽总督区:修订间差异
HenryZaleco(讨论 | 贡献) |
(没有差异)
|
2023年12月17日 (日) 05:30的版本
海萨瓦曼伽总督区(标准扩兰兹门契亚语拉丁转写:Hesavamangha Posolaeb)也称笃姬克第二总督区(狄比利亚语拉丁转写:Dublio Zobliturk na Delxikh)或狄比利亚属扩州殖民地(扩洲语拉丁转写:Tipilikovo Klanzmencia Polunkiu),是于图琴标准纪元853-1834年期间,狄比利亚在殖民笃姬克星上的扩洲地区后建立的殖民政权。
历史
根据其控制的范围,整个总督区的历史大致能分为“半陆时期”和“全陆时期”的两个阶段。
半陆时期
图琴标准纪元701年,来到笃姬克星的狄比利亚传教士等从范宁温斯半岛登陆扩洲大陆,这是狄比利亚人第一次登陆扩洲。当时的扩洲正处于被称为“达尔罗瓦”的后高土列国期。不久后的715年,越来越多的狄比利亚杜喀密希教传教士来到大加契亚半岛,从而与扩洲本土的文明有了第一次正面交往。
729年,前几年被狄比利亚传教士记载并发现的莫库努斯瘟疫在加契亚一带出现传播的迹象。加契亚王国(邦托王朝)的国王佣达尔·哈普缇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便认为这种疾病是由于狄比利亚人的到来而造成的,因此完全断绝了与狄比利亚传教士控制地区的一切交通和联系。在狄比利亚传教士兼探险家的都拉兰·丰波的带领下,一支准备有素的探险队开始沿着扩洲海岸线北上一直抵达了伊普崖壁(位于今谢普尼省和沿海省的交界处)附近,和当时的不少位于契亚地区的扩洲国家都有了初步的交流。在南部,一些狄比利亚人也在曼奇安陆桥靠辛罗戈纳海的一侧建立了一些据点。
802年,加契亚王国(邦托王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农民起义在加契亚频频发生。狄比利亚人抓住这个机会,借助杜喀密希教的宣传和一系列的用兵,从东南方向进攻加契亚王国,并在其内部发动了一次政变,致使加契亚王国被由信奉杜喀密希教且倾向于他们的悠亚·阿博当国王所控制。但此事件对当时不久前联合击败崇克王国(莫亭尼王朝)的扩洲其他各国并未引起特别的注意。后来,狄比利亚人根据神职人员发出的“神的指示”,一步一步通过比如怂恿扩洲本土各国互相交战等方式占领扩洲的土地,842年,在占领了曼奇安陆桥的南部后,狄比利亚殖民者打通了进入赫利俄比亚内海的通道,组织海军,登陆中契亚地区南部海岸与还没从之前战争这恢复的崇克王国(杜卡王朝)发生战争,割走其轩厄邦(今属锡尔巴特市及其附近的沿海一带)并要求崇克王国重金赔款,进而造成崇克王国在后期一蹶不振。853年,经过狄比利亚政府的批准,在扩洲的狄比利亚人开始在扩洲实行殖民统治,同时宣告他们占有的扩洲地区成立海萨瓦曼伽总督区,第一个首府被设于加契亚的卢克列尔城,狄比利亚人莫安·卡里萨斯担任第一任总督。在此后,狄比利亚人对扩洲的侵略越来越变本加厉。
扩洲各国均已意识到了狄比利亚进犯的危险。855年,在铎南寺公国的斡旋下,各个扩洲国家放下前嫌组建了共同的军事联盟“格里奚甘提联盟”,意在反抗狄比利亚的大规模进犯。858年6月,由于“希良德传教士事件”的发生,狄比利亚本土向整总督区下达了“韩兰行动”,正式引发了扩洲殖民战争。由于扩洲各国装备落后且部分国家在战争过程中退出了联盟,使得狄比利亚的攻势如秋风扫落叶。867年,在灭亡整个联盟中主力之一的下扩兰兹门契亚王国(阿希安王国)后,与蒙多尼萨的帕珊王国早早达成联姻结盟的奥拉维加王国向前者发出紧急求助。因此帕珊也参与了战争。这场波及笃姬克三个大陆的战争造成大量扩洲人因为战争或染上莫库努斯瘟疫死亡。918年,最后一个扩洲本土国家乾尼王国灭亡,末代国王约古今尼尔七世和他的整个家族均流放至哈拿大漠。中古扩洲的历史也完全结束。
全陆时期
图琴标准纪元925年,狄比利亚军队攻克了蒙多尼萨在扩兰兹门契亚的最后一个据点费兰萨,标志着狄比利亚完成了对扩洲地区的完全控制,同年,总督首府由帕戈里(今锡尔巴特市)迁至赫连尼并将赫连尼改名为丹塔希尔。而图琴、特别是笃姬克的历史学家一般将狄比利亚完全控制扩洲大陆的时间节点(925年)确定为扩兰兹门契亚殖民时代的开始。
(待补充)